网站首页
机构概况
会员风采
资讯中心
党建之窗

new > 专项研究 > 金融科技行业研究

2017-2018亚太地区新兴金融行业报告

2018-11-19


  

11月15日,亚太金融科技新中心—聚焦长三角研讨会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筹)成立活动,在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举行。由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ZAIF)作为支持单位的2017-2018亚太地区新兴金融行业报告》在会上发布,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筹)揭牌成立。ZAIF联合主席贲圣林教授出任该商学院院长。



会议现场

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省政协副主席陈铁雄,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国际金融论坛联合主席、韩国前总理韩升洙,嘉兴市委书记张兵,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浙江大学校长助理傅强,剑桥大学新兴金融研究中心(CCAF)联合创始人兼主任Robert Wardrop,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高级经济顾问Peter Morgan,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副院长蔡天文等出席活动。


会上,剑桥大学新兴金融研究中心(CCAF)联合创始人兼主任Robert Wardrop与ZAIF联合主席、国际联合商学院(筹)院长贲圣林教授共同发布了《2017-2018亚太地区新兴金融行业报告》。该报告由ZAIF作为支持单位,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新兴金融研究中心(CCAF)、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AIF)和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ADBI)合作研发。



贲圣林教授演讲

贲圣林教授在发布报告时指出,从体量上来看,中国以2.44万亿元的成交量占比继续领跑新兴金融市场规模,澳大利亚、韩国市场迅速崛起分列第二、第三。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面对规则制度短板,夯实金融规则基础已成为亚太地区新兴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监管部门正努力寻求发展与监管的新平衡,加速补齐短板,从增量到增质,避免走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困境。在行业加速洗牌的当下,政企民协应当同舟共济,迎接行业曙光到来。敢为天下先的中国,在新兴金融实践上正逐步驶入深水区。无论完美与否,中国新兴金融发展启示录都可为世界各国所鉴,是对全球新兴金融发展最宝贵的礼物。



作为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新引擎,新兴金融已成为备受各国重视的战略发力点,亚美引领、多极发展的新兴金融世界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而亚太地区庞大的人口基数、巨大的金融需求、兴起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使其成为了新兴金融发展的沃土。敢为天下先的中国,在新兴金融实践上正逐步驶入深水区。无论完美与否,中国新兴金融发展启示录都可为世界各国所鉴,是对全球新兴金融发展最宝贵的礼物。


为系统梳理亚太地区新兴金融发展现状,把脉新兴金融崛起之势,该本报告系统追踪了30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的新兴金融行业发展与增长,并基于历时数月全球调研所获数据及补充爬虫数据,从筹资人、投资人、平台架构与战略、风险与管理四大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了15种细分新兴金融模式,深入探索并对比各国新兴金融发展路径与成果,以期树立行业标杆,明晰行业潜在症结,为从业机构、监管机构、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核心观点


  • 中国继续领跑新兴金融市场规模,澳韩市场迅速崛起

    2017年,中国以96.6%的成交量占比继续领跑新兴金融市场规模,而非中国以外亚太地区新兴金融活动也有所增加,澳大利亚、韩国分别位列第二、第三,成为新兴金融市场的潜力之地。其中,中国新兴金融地域与市场双集中现象凸显,逐渐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 平台研发投入逐步提升,重视流程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

    2017年,亚太地区新兴金融企业更加强调自身的科技属性,平台研发投入预算占比达24%。凸显新兴金融更加强调自身的科技属性。在研发方向上,流程优化、运营效率提升、支付处理优化等成为投资类模式的关注重点,印证提升运营能力成为投资类平台发展关键;而社交媒体、用户体验成为非投资类模式的关注重点,彰显与用户良好互动的重要性。


  • 夯实金融规则基础成发展关窍,需努力寻求发展与监管新平衡

    面对规则制度短板,夯实金融规则基础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监管部门正努力寻求发展与监管的新平衡,加速补齐短板,逐渐完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混合监管模式,避免走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困境。





特别鸣谢




《2017-2018亚太地区新兴金融行业报告》在前期调研整理中得到了ZAIF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别表示感谢!



Previous:欲行百里,久久为公——2019全球金融科技产业40城

Next:靡故匪新,靡革匪因 ——江干·钱塘2018中国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